
北航-理论所彭桓武论坛 第七讲
论坛主题: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搜寻(轴子)等超轻波动型暗物质
主讲人:
舒菁
论坛时间:
2023年3月8日14∶00-16∶00
地点:
沙河主楼 C511
腾讯会议号 547-375-113
会议密码 230308
主办单位:
北航物理学院
北航beat365-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
报告专家简介

舒菁
舒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雅特聘教授,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8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和意大利做博士后研究,2012-2022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舒菁教授回国后在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关于基本对称性破缺方面引领性的工作“For his leading research on the breaking of fundamental symmetries in particle physics and cosmology"),荣获全球华人物理和天文学会颁发的亚洲成就奖,为该奖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获奖人,202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舒菁教授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及宇宙学的研究,在希格斯物理、宇宙早期相变、正反粒子不对称性、暗物质和量子场论方法等多个领域做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原创性工作,INSPIRE 高能物理数据库统计,截至2023年2月,已发表论文87篇,其中包括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RevLett.)上发表的12篇论文(2篇入选编辑推荐),Nature Astronomy1篇,论文总引用4600多次。
报告简介
高能物理除了能量极高的方向以外,还存在着极轻,极弱的探测。它包括引力波,超轻波动型的暗物质探测等重要方向。当粒子质量极轻时,其康普顿波长将达到宏观实验室尺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干涉仪,谐振腔等量子器件可开展探测实验。最近有一些新的量子探测方案被提出,有望在低频段超轻暗物质(轴子)探测领域达到远超当前太阳轴子望远镜实验限制的结果,取得在超轻暗物质(轴子)探测领域的重要突破。而加速器领域的(超导)射频微波谐振腔技术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我认为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在超轻暗物质和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的测量精度覆盖理论模型预言的范围,进而对背后可能的基本物理规律有一定的突破性了解。报告中我会介绍相关物理背景,技术路线,并对未来的理论实验工作和潜在合作进行探讨。